“你从没关心过其他人,我一直都知,也从不介意,可你不该对家人也这样。如果
过世不能让你伤心,爸爸的经历也不能让你共
,我又怎么相信,你以后还会在乎我这个妹妹?”
妹妹的言语得我有些目眩,我开始怀疑,我和她的那些特殊连接,是否只是我单方面的臆想?也许我到现在才明白,顾安遥是完全独立于顾业铭的个
。
“小遥,我希望你明白,我唯独永远不会这样对你。而且共爸的经历,是一件很难的事。共
的前提是你要设
地去想象,自己遭遇这些会有怎样的
受――而我甚至不敢去想……”哪怕一瞬都不敢想,没有你我会怎么样。可她为何想不到?“算了,当我没说,我要去补课了,自己在家小心
。”小遥没再回复我,坐在床上目视我
门。
总共一个半小时的课,我一分钟都没听去。用这些时间,我审视自己与其他人的关系。父母?是的,我履行着“儿
”的义务,沉默,不添麻烦,包揽家务减轻负担。但那更像是一种社会仪式的
准执行,一种避免格格不
的本能。妹妹?我保护她,照顾她,在她哭泣时提供依靠。可那是否
自真心?或者只是机械重复着幼年的行为?
也许她是对的,我生来冷漠,从不在乎他人。也许我心对妹妹也是不在乎的,只拿她当趁手的挡箭牌。所谓花时间陪妹妹而交不到朋友、因为妹妹无法与父亲共
,不过是将自己伪装成正常人的
作手段。既然我是个对至亲都毫无
的渣滓,这样的人,想必一定自私自利到了极
。如果从这个视
审视自己,有些东西也许就有了答案。履行儿
的义务,不过是换取成年以前的庇护所,以及
社会的伪装。那么,我为了妹妹
的这些,又是
于什么目的?“孝
”的
衔多少能带来些好
,“好哥哥”可没有,那我就是在向她本人寻求些什么,那东西是……脑中警报作响,不行,不能往这方面细想
去了。
或许,问题不在于“自私”?“存在”本对我而言,都隔着一层玻璃。他人的悲喜,生死的界限,乃至我自己的
,我全都看的很清楚,但就是无法真切地
及和
受。死亡像一面终极的镜
,照
了我这
躯壳
的异常结构――一个无法与生命
心温度产生共鸣的空
。
那么我到底是什么?我为何变成这样?我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轮到我自问这些问题的时候,至少还是有些解答思路的。探寻一个人渴望什么,可以通过他讨厌的东西判断。而顾业铭讨厌的东西,显然是“变化”,对我来说,除了妹妹生,“变化”通常意味着不好的事
发生――现在连这件事都得打上问号。既然讨厌的东西是变化,那么可以推断渴望的是与之相对的“不变”,甚至不同于“女儿”、“妹妹”这种在常人
里拥有替代品的东西,也就是说
“我想在不断变化的世界里要一个永远。”
五课,我混在熙攘的人
里,脑
里想着各种空泛的事
。转角
,一家服装店陈列的连衣裙,引起我的注意。白底上缀着小黄花,袖
与裙摆缀着
丝花边,样式普通,颜
也不扎
。但我有一种
觉,如果妹妹穿上它站在
面前,
一定会很
兴。
又过了大概十分钟,伴随防盗门“吱吖――”的呻,我回到了家,然后径直走回房间。
“小遥,你试一这个。”
妹妹仍然不是很想搭理我,但还是接过了我手中的袋。
“你想嘛?”
“让你试试新衣服,还不够明显吗?”
“我知,所以你还站在这里
嘛?”
“噢,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