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还贴着一张卡片:
“这条是我去年钱塘江大外景的新闻稿里的图,这条是我前一周拍的科普小视频的截图,这条是我上次
耕去云南农家采访的图……”每一条阮晴都如数家珍。
这一张是之前台里团建,组的小妹妹趁她小憩,拿着阮晴的手机拍的。
这几年来,阮晴镜的时候少之又少,想要收集是很不容易的。
“阮,这一幕太漂亮了,我没忍住,就用你自己的手机给你拍了,你放心,没解锁,我就是直接拍的,你看看构图……”
这是一张只有她自己的手机里才存着的图。
翻着翻着,阮晴的激动的手指却顿时停住。
阮晴一直看过当时的视频,一开始是忙忘了,后来是不敢。她没有勇气,怕看到自己在最喜的工作中都发挥不好。
“给阮主播,吃梨――阮晴吧送”
阮晴用自己的大号,给每一条赞评论。
记得第一次镜,是台风天去
的外景,阮晴紧张得心都要
来。气象主播必须既能播又能写,因为是临时的外景任务,她没有固定的稿
,只能直播前简单写一些关键词。到了直播时,阮晴觉得自己大脑是一片空白的,也不知
自己是怎么完成那次播报的,只记得陪着她的编导得知是她第一次
镜播后,冲她竖了个大拇指。
这也是账号所有微博里赞最多的一条,评论区的粉丝都夸“好
”、“女神”,但阮晴就连
赞的力气都没有。
两滴豆大的泪直直砸在手机屏幕上,阮晴紧紧抿着唇、低着
,让自己的
缩成一团,不想被人看到现在的失态。
她还记忆犹新。
被暴风雨乱的刘海糊在额
,镜
前的她紧握着话筒,能看
来手在颤抖,却还是努力让自己的声音清晰地传
……
“确实该去去小人。”阮晴自嘲。
这个署名让阮晴一雾
,她拿起手机搜索了一
,才发现在微博竟然有一个自己的站
,从上个月开始运营的,粉丝几百人。
阮晴转,却发现工位上放着一份外卖,打开里面是梨的
果礼盒。
时隔三年,她终于开那个片段。
虽然粉丝不多,但发的容却很优质。
“当时也比较年轻hhhh”
“哇,宝贝用心了,这个都找到了。”
她停留的画面上,是一条给账号粉丝发晚安的微博,图里的她枕在自己的臂弯里睡着了。
角度有些刁钻,但不是丑照。相反,很漂亮,有一种未施粉黛、恬静自然的,比起她的常见造型,更有亲和力,
肤在画面里显得白里透红。
阮晴看了手机,日历显示今天是惊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