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决kou,年年都有,其实不足为奇。
玉zhu的难chu1是,既要收拾了心肝黑透了的官员们,又不能给康熙留xia他交好老四的坏印象。
zuo官,到了玉zhu这个级别之后,办事能力犹在其次,最主要的是站队问题。
康熙chong了几十年的废太zi胤礽,真翻脸之后,xia手之狠毒,也是令人发指的。
别的且不说了,著名的“托合齐会饮案”中,除了托合齐父zi外,还有刑bu尚书齐世武、兵bu尚书耿额、都统鄂缮等二十几人。
东窗事发后,齐世武的四肢,被钉在墙上,哀号了好几天,才死透了。
至于,主犯托合齐,康熙亲自xia令,挫骨扬灰,不许收葬。
对于迷信的古人来说,挫骨扬灰的惩罚,那简直就是令其永世不得翻shen的天谴了。
号称仁皇的康熙,收拾政敌的手段,也是异常之惨烈和狠毒。
玉zhu一直引以为诫!
实际上,这次到河南办差,也算是康熙对玉zhu的一次试探。
康熙故意派了老十三和玉zhu一起南xia,就是想看看,玉zhu和老四之间,有无瓜葛?
zuo官之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迟早要栽大跟tou!
所以,这一次南xia,玉zhu完全没有cha手老十三暗中察访的事,只给了有限度的支持。
这么一来,既办成了差事,又不至于惹来康麻zi的疑心,可谓是一举两得也!
十日后,玉zhu接到了京里发来的六百里加急廷寄。
廷寄和上谕,虽然都是皇帝的旨意,却也有不小的区别。
廷寄,又称寄信谕旨,本shen就带有密旨的nei涵。
上谕,则分为明发上谕和密谕。
明发上谕,需要定期刊载于邸报之上,全天xia的官员都可以看得见。
邸报,又称京报,专门抄发皇帝谕旨、臣僚奏议和有关政治qing报的抄本,照例要层层xia发到各地县衙!
老电视剧《雍正王朝》里,在外边游山玩shui的康熙,命张廷玉拟旨,明发上谕:朕将于八月初六回京。
这里说的就是,康熙故意打草惊蛇,想刺激太zi胤礽先动手,再废了他。
至于,密谕,就勿须赘言了,都懂的。
接到了廷寄之后,玉zhu便押着依唐阿和常季逊,率先回京了。
至于,河南的赈灾事务,则由巡抚李锡dai罪立功,全权负责。
没有追究李锡,其实是玉zhu的建议。
把河南省的官员,都抓光了,看似很shuang,也很解气。可问题是,谁来办理赈灾事务呢?
与其调来不熟悉qing况的外省官员,不如nie着李锡的小把柄,bi1迫他卖命。
更何况,玉zhu虽然走了,老十三依旧待在开封府附近,盯着监督呢。
老十三,能够成为常务副皇帝,除了他替老四卖过命之外,也因为他很有才华。
玉zhu对老十三已经非常之了解了。不夸张的说,老十三上ma可guan军,xiama可抚民,确实是个ding级的人才。
官船上,玉zhu品茶的时候,却没注意到,钱氏一直悄悄的盯在他shen上。
周荃抖开折扇,笑dao:“东翁,您建议朝廷,bi1着李锡主持赈灾,此计甚妙也!”
玉zhu叹息了一声,说:“以工代赈之法,我倒是希望李锡执行得更彻底一些。”
周荃diandiantou,说:“门xia也以为,以工代赈的修渠架桥铺路,远比设粥棚施粥,让liu民们吃白shi,要合适得多。”
“唉,百姓们还是太苦了呀。”玉zhu本想亲自主持赈灾之事,把事qing办得更加圆满一些。
只是,康熙急切的召他回京。玉zhu仔细的琢磨了一番,只怕是京里又chu妖蛾zi了吧?
原本,钱氏以为,在船上会失shen。
然而,直到回到了京城,玉zhu都没有碰过她半gen手指tou。
玉zhu照规矩,先去畅chun园,递牌zi请见皇帝。
钱氏则被带去了庆府。
隆府这边的nei书房,有晴雯伺候笔墨。玉zhu若是领着钱氏过去了,岂不是故意令晴雯难堪么?
庆府这边的nei书房,恰好还缺了个有文化的添香磨墨之红袖。
玉zhushen边的女人,不guan是秀云,还是曹chun,都很懂事,从不cha手男人nei书房里的事务。
只是,庆府这边,玉zhushen边的大丫tou寒月,因为忠诚有余,能力稍显不足,其威望远不如隆府那边的寒霜。
没办法,甘蔗没有两tou甜。
玉zhu娶了两个正室,shen边的人手,也跟着分成了两拨。
去清溪书屋的路上,魏珠故意压低声音说:“博启被参了。”
被参,也就是被弹劾了。
玉zhu一听就懂,博启虽然收了不少的金珠财宝和mei人儿,但是,有人弹劾博启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小